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

2023-01-11 10:21:39来源:名企时报网  

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怎么回事?

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实行完全积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为什么要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

一、基于中国国情和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严峻形势所作出的决定

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3.5%,深度老龄化比率是14%,按照国际标准,超高老龄化社会是20%。数据显示,美国和日本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在2万美元以上,中国马上就要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了,但人均GDP仅为1万美元,正如一些人所指出,中国现在是“未富先老”。

中国人口老龄化来得快、规模大,而且发生在中国经济尚不发达、发展还不平衡的阶段,使得中国面临“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双重挑战,养老金缺口也随之越来越大。

根据《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调查报告显示,自1997年起,我国财政对养老金账户实行补贴以来,到2011年累计金额高达1.2526万亿元。而2011年我国养老金结余为1.9万亿元。虽然养老金结余较多,但有2/3来自于财政补贴。

截至目前,全国社保基金滚存结余为4.8万亿元,可支付月数在14个月以上,基金整体上是收大于支。尽管目前我国养老金结余为正,但其中绝大部分源于我国财政补贴,养老金自身保值增值能力较差。

此外,随着人类人均寿命的延长,今后我国的养老负担会越来越重,我国目前的老年抚养比也从2007年的11.1%上升到目前的15%。预计2022年将是退休高峰年,退休人数或将超过4000万。

所以,综合以上情况,尽快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已成为我国应对快速到来的老龄化浪潮的当务之急。

二、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保险需求的必然要求

鉴于中国目前已经逐步进入老龄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虽然我国建立起了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相加,已经覆盖10亿人。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制度也已初步建立,并正在逐步完善之中,覆盖5800多万人。尽管如此,我国养老保险的总体水平,特别是城乡居民的保障水平比较有限,而且财政投入在持续增加。

作为养老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覆盖面仍然比较窄,资金积累规模有限,只能满足少部分群体的养老需求。在此情况下,进一步完善居民养老保障,迫切需要加快补上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这一块短板。由此可见,国家当前出台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是为了补齐这一短板所采取的举措。

三、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障意识,引导人们及早地谋划和为未来的老年生活做更加充足的准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大量涌现出来,传统的企业--雇员模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在此就业模式下,一部分劳动者既不会被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所覆盖,也不会被企业职业年金涵盖在内。

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的出现,则可以为这部分就业人员提供一个被纳入养老金体系的契机。实行个人养老金这一模式,更直观地体现出个人权益,有利于提高广大就业群体的自我保障意识,引导人民群众未雨绸缪,及早地为未来的退休和老年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好处很多,1、可以减少当期个人所得税缴纳;2、帮助人们早日规划、积少成多,积累养老储备。3、促使个人养成理财和投资习惯。

个人养老金存续几十年,投资保值是核心。国家对于养老金的投资监管十分严格,运作规范透明,因此,个人养老金的长期投资收益可以得到保障。

此外,大力发展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是一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它可以为全民共同富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可以减轻国家养老金压力,体现出养老金制度的增量改革

总体上看,我国有16万亿的养老保险资金在社会经济中运作,财富比例是相当大的。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无论从总体看,还是从单个制度看,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老保障计划,但仍然存在可及性、流动性、包容性不足的问题,群体之间、地域之间、城乡之间也存在养老待遇差别。

而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则可以通过这一增量改革措施来弥补以上缺陷,从而达到进一步完善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目的。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