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结构性存款2月重回跌势 符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方向

2022-03-21 08:47:29来源:第一财经  

继1月反弹之后,结构性存款规模重回跌势。

3月20日,记者注意到,央行于近日公布了最新一期结构性存款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约为5.88万亿元,较1月的5.98万亿元有小幅下滑。其中,中小银行的单位结构性存款规模下跌幅度较大。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对结构性存款目前仍处压降之中并不意外,虽然监管并无直接的硬性压降要求,但这一趋势符合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向。中信证券首席资管和利率债分析师章立聪对记者称,未来预计结构性存款压降趋势可能延续,但压降幅度会有收缩,并不会完全退出市场;同时,在收益率方面,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单位结构性存款降温

政策引导和市场行为推动之下,“压降”已成为近年来结构性存款的主基调。自2021年2月起,结构性存款规模连续11个月保持负增长,并于2021年末压降到5.08万亿元,较2020年末同比下降21.09%,创下了2016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同时较2020年4月末的最高点下滑7.06万亿元,下降幅度达58.12%。

但在今年1月,结构性存款结束“11连降”,环比大幅反弹18%至5.98万亿元,备受市场关注。其中,从机构主体来看,大型银行为增长主力军,1月,大型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增量明显超过中小型银行;从投资者类型看,单位结构性存款贡献了主要力量,1月单位结构性存款规模环比增长7092亿元,占总体增长规模的79%。

这一反弹趋势未能持续,到了2月,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由升转降,下跌至5.88万亿元。其中,中资大型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2.10万亿元,相较上月微幅下跌了54.51亿元;中资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3.78万亿元,相较上月下降了882.7亿元。

不管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型银行,个人结构性存款规模均有上升,单位结构性存款规模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大型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下降了232.77亿元,中小型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则下降了983.79亿元。

章立聪对记者称,1月信贷投放超预期,而收到贷款的单位短期内很难将贷款全部投放至生产活动中,因此单位结存在年初有强烈配置需求,导致1月结存规模大幅反弹。但调整过后,目前又再次恢复正常。

记者也注意到,1月期间,曾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的情况。比如,思摩尔国际曾发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深圳麦克韦尔认购了中国银行30亿元结构性存款;潍柴动力认购招商银行15亿结构性存款等。

一位银行业资深从业者还对记者表示,历年1月结存规模均会环比上升,一方面,银行在年初往往信贷额度充足,揽储意愿较强;另一方面,为取得“开门红”,银行也会给员工提供更多的激励措施,因此1月份历来是银行的揽储高峰期,如今恢复正常并不意外。

“从往年看,1月结构性存款往往有所增长,企业结构性存款规模增加一般大于个人结构性存款规模,这与年初银行集中信贷投放有关。”光大银行宏观分析师周茂华也称,年初企业手中资金量较大,购买结构性存款对企业来说,有助于降低信贷资金成本,但如果结构性存款产品期限过长,导致银行给企业的信贷资金仍趴在账上,并未真正转化为投资、消费,不利于经济扩张。

未来预计量稳价降

结合前两月走势来看,1月结构性存款回暖并非趋势性逆转,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2月回落之后,未来结构性存款仍将继续保持压降态势,但降幅相较之前会有所收缩。

这一方面是受国内强化存款市场监管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其收益率不断下降有关。据了解,存款基准利率改革后,存款成本持续下降,而结存不仅期限较短,且利率接近2~3年定期存款利率,因此银行已经开始调降结存预期收益率。

“随着结构性存款收益率的不断下行,其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将持续减弱,侧面助推结构性存款压降的趋势。”章立聪对记者表示。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此前发布的《1月结构性存款报告》也显示,1月结构性存款预期最高收益率、中间收益率均环比下跌。

具体来看,报告称,据不完全统计,1月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38天,较上个月缩短2天;平均预期最低收益率为1.28%,环比上涨2BP;平均预期中间收益率为3.13%,环比下降4BP;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61%,环比下降6BP。

其中,股份行收益率降幅较大。当月,股份行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78%,环比下降17BP;而国有银行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43%,环比上涨5BP;城商行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7%,环比下跌1BP。

“1月份股份行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跌幅较大,从而导致市场整体收益率下降,股份行发行的挂钩股指的结构性存款比例较高,而这类存款的预期收益率范围较大,到期收益率波动也比较大。”融360 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称。

而较低的收益率对投资者吸引力减弱,尤其是在各类金融产品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收益性和安全性并存,规模稳步上涨,“存款搬家”现象显著,带动结存规模进一步下滑。

未来,随着结构性存款逐步趋向规范化,收益率趋向正常水平,章立聪预计,结构性存款最终将走向量稳价降的格局,但并不会完全退出市场。考虑到此前有“碳中和”结构性存款落地,反映出银行在产品方面不断改进,未来只要结存可以规避以往的弊端,真正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的功能,并不会消失。

记者也注意到,此前不少银行推出了新型结构性存款产品,如2021年12月16日,江苏银行落地首笔“碳中和”结构性存款,该款产品通过衍生品挂钩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债的收益率;兴业银行也发行了国内首笔挂钩“碳中和”债券指数的结构性存款,挂钩标的为上海清算所“碳中和”债券指数。

“不过短期内结存规模压降的趋势有可能延续,随着压降幅度逐渐收缩,长期来看,结存规模会逐步趋稳,成为重要的存款产品之一。”章立聪对记者称,尤其是股份行和城商行结构性存款未来仍有较大下降空间,而在规模压缩的过程中,收益率也会随之下行。(段思宇)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