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 支持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这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层面首次提出“要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基础研究是我国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导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存在“卡脖子”问题。提出“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意在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根据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此前披露的数据,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从2015年的71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35.6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6.9%,大大高于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幅。2019年的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历史上首次达到6%。
“虽然从2015年到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增长了近一倍,但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这方面的经费投入力度明显不足。”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解决制约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重大难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历史经验表明,基础研究的突破对科技革命如蒸汽革命、电气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等的产生功不可没。当前我国面临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升基础研究实力对于我国实现科技强国,具有战略意义。”伍超明说。
他同时表示,此举也将为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关键性新动能。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基础研究是科研的总开关,在科技创新中起到了源头活水的作用。发展基础研究能够从根源上提升我国创新能力,为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打牢基础,不断向社会提供新产品、新工艺,提高供给对需求升级的适配性,助力高质量发展和加快构建“双循环”新格局。
“提出这一行动的目的主要有三方面考虑。”上海小郁资产总经理左剑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先,在当前环境下,工业企业、制造业企业所包含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加之中国目前已经牢固占据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位置,所以,从提升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提升创新能力、学术能力、应用转换能力都势在必行。
其次,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来一些国际事件让更多人意识到核心技术必须掌控在自己手中,通过布局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可以更好地达到这样的效果。
最后,是完成“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这一重点任务的路径之一。近些年来资本市场上经常会有诸如“苹果产业链”“华为产业链”等概念,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大型企业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可观的,通过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给企业赋能进而达到扩大内需的目标,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考量。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过去我国在整体研发与基础研究领域投入不足,导致我国在科技产业链的上游面临研发、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加强研发可以提升我国科技产业的独立性,预计重点推进基础研究强度将成为未来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值得关注的是,在12月7日召开的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国家领导人指出,推动科技创新要引导各方面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上来。注重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在用好财政资金的同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渠道持续增加投入,明显提高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
业界认为,预计未来财政政策将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更加主动作为,进一步增强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财力保障,创新资金支持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基础研究资金的增长将更快。(朱宝琛)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
初灵信息发布股份减持公告 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00%的股份
12月8日初灵信息发布股份减持预披露公告,股东洪爱金拟于2020年12月11日至2021年6月10日期间,减持公司...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