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2万亿神话终结 安邦跌落神坛 安邦被接管背后真相曝光

2020-12-16 15:13:56来源:巨丰财经  

春节刚过,资本市场就传出一大爆炸性消息,震惊内外!

安邦被接管!这也成为2018年清理金融乱象第一个被“祭旗”的。

安邦被接管!

保监会23日正式宣告接管安邦,期限一年。原安邦集团董事长吴小晖,涉嫌经济犯罪被提起公诉,悬而未决的安邦大戏终于落下帷幕。

而吴小晖因集资诈骗被上海检方起诉,这个罪名或许与安邦虚假出资,循环注资的资本运作有关。

对于此次被接管,保监会表示,安邦集团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可能危及公司偿付能力,因此决定对其实施为期一年的接管。接管过程中,将引入优质社会资本完成股权重整,并保持安邦集团民营性质不变。

靴子落地,整个资本圈都要抖三拦。

23日晚,万科A、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大商股份、金地集团、同仁堂、欧亚集团、金融街、金风科技等10家A股公司密集发布公告,称安邦近期没有减持公司股票的计划。

买了安邦举牌股的不要慌,另外,保险公司一般是不允许破产的,大家有买安邦产品的也不要急。如果真破产了,也会由其他保险公司救场。

神秘安邦发家史

说安邦“神”一样的存在毫不为过。

安邦成立于2004年左右,5亿元起家,短短十来年,就发展到总资产近2万亿的庞然大物。旗下拥有产险、寿险、健康险等多块牌照。2014年更是因举牌民生银行一战成名,风头一时无两。

截至去年,安邦系控股的金融机构包括安邦人寿、安邦财险、安邦养老、成都农商行、和谐健康和邦银金融租赁。此外,安邦系还投资了多家银行,并持有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10%以上的股份。

不过,在业内看来,安邦的扩张基本是金融体系和国有金融资本一路大开绿灯的结果,是反市场的,是特权资本的套路。如此吃相不加管制,最后结果必然是出大问题。

随着去杠杆大趋势的到来,风险错配的保险资金受到重点关注,安邦自然难以置身事外。

早有端倪

其实,安邦被接管也早有端倪。

早在2017年财新杂志与和安邦集团几番交火,披露安邦将招商银行当成提款机,基本预示了安邦的危机已经开始。《穿透安邦资本魔术》一文更是把安邦的资本脉络从头撸到尾。

去年6月,市场更是传出有关“吴小晖被有关部门带走”的传言。随后,安邦集团确认吴小晖“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

时隔不久,银监会排查安邦、万达、海航等公司海外业务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到半个月,吴小晖因个人原因不能履职。

而银监会主席郭树清1月在人民日报接受专访时表示,“少数不法分子通过复杂架构,虚假出资,循环注资,违规构建庞大的金融集团”。非国资的庞大金融集团,就那么几个,所以指向明确,非安邦莫属。

谁来接盘安邦?

安邦被接管,为啥走到这一步,懂得人自然都懂,市场可能更关心接下来会由谁接盘安邦?

通过choice查询十大流通股东数据,目前安邦持有的地产股有远洋集团29.98%、金融街控股29.98%、金地集团20.44%、中国建筑11.05%、万科A4.55%等,持股主体包括安邦人寿、安邦财险、安邦保险集团、和谐健康保险、安邦资管等多个公司。

按照保监会的说明,有一个关键点是保持安邦的民营主体不变,未来一年还会引入战略股东。

同时保监会的接管不会改变安邦集团对外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就是说,接管并不会影响安邦集团的业务、兑付,以及这家公司在各个行业作为投资人的股权关系。

从两个方面可以预测:首先,资本金充足,安邦是万亿险企,入股必须有硬实力;其次,了解险企运营,也就是说主要股东后选人要来自于险企,当然也不排除其他行业大股东入股,把管理交给安邦自己的管理层。如果保持安邦的民营企业特质不变,那么险企行业内目前可选的公司就不多了,平安、泰康都有很大可能。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